logo
Published on

当我们谈论婆媳问题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Authors

个人经历

我其实一直没把婆媳问题当成一个大问题,直到我妈跟我们住一块。

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父亲生病,我爸妈一块搬到了北京住院治病。我当时正好租了一个小两居,一家四口就一块过起了日子。

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大家都相敬如宾,还没有什么冲突,但是时间长了,麻烦就来了。

具体矛盾

先是吃饭的问题,老两口一辈子节俭惯了,剩菜剩饭也不舍得倒,弄的厨房里,冰箱里摆满了吃剩的饭菜。我媳妇对此有意见了,让我说两句,我也对我妈说过几次,但是效果不咋好。

再后来就是养猫的问题,媳妇喜欢小动物,我们家买了一只英短,养了四年多,也算是培养出感情来了。我妈看到家里这只猫上窜下跳,晚上还要在我们床上睡觉,觉得弄的床上太脏,建议关在客厅里,而且以后有了小孩以后最好是把猫送给别人,不对小孩的身体不好。我媳妇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问题的思考

随着碰到的类似事件越来越多,作为斗争漩涡中心的我也不得不正视起婆媳矛盾这个目前家庭主要矛盾来。当然,我也不是吃素的,在斗争中学习是我们共产党的强项,我充分发挥我党打游击的灵活性,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在斗争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较列如下,以飨有同样苦恼的男同胞们。

婆媳关系的本质

首先要对婆媳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婆媳关系本身就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建立要么是因为血缘,要么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但婆媳关系更多是因为中间儿子这个纽带而短时间内强行成立的亲密关系。同龄人成为朋友尚且需要不断的磨合,更何况是跨越一个时代的两代人。

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儿子或者丈夫身份的人去做磨合过程中的润滑剂。这个润滑剂没有做好,婆媳矛盾就出来了。这个润滑剂可不是单纯和稀泥的润滑剂,要在明事理和给面子之间做一个微妙的取舍。

婆媳关系不愉快,也大概率是儿子这个润滑剂没有做好。

解决之道

具体怎么做呢?

实操建议

第一点就是要正视问题,不要逃避,糊弄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最难受的还是自己,很容易进入两头不是人的尴尬境地。

第二点就是就事论事,有自己的判断。据我多年经验,大部分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都是一些老年人跟年轻人生活理念跟习惯的不同导致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去解释清楚,做坏人,指出错误的活肯定是需要男方去做的。这就是润滑剂的职则,同时还要注意语气跟话术,尽量用老年人能接受的话语去解释。

最后,就是尽量两边夸,当着妈妈面夸媳妇,当着媳妇面夸妈妈,不要小看这个"伎俩",实践起来效果惊人。比如给老人买东西的时候就说是媳妇挑的。

核心原则

  1. 要以夫妻关系为第一核心家庭关系,也就是说要先跟自己的配偶统一战线,协商解决办法。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糟糕的婆媳关系;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2. 先看到感受,再寻求解决办法。无论是夫妻,还是母子,都是属于亲密关系的一种,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我们要先看到对方的感受,达到共情的目的,然后再去寻求解决方法。

  3. 不要愚孝。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愚孝是一种迎合者游戏,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对一个家庭是毁灭性的。

参考文献

《为何家会伤人》《爱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