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hed on

每天深扒一个海外赚钱AI产品(21)---小工具集合该怎么玩

Authors

每天深扒一个海外赚钱AI产品(20)----nichesss.com

这个系列主要是自己想多看一些海外做的比较成功的AI产品,尝试拆解一下他们的冷启动,SEO,增长策略,当然还有产品层面,看看能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对于独立开发者以及中小团队来说有没有借鉴的地方。

我每天最多会花2到3个小时的时间,精力有限,认知也有限,难免纰漏,欢迎评论指正。

今天的主角:nichesss.com

hero

刷到这个网站是在X 上刷到了这个独立开发者,顺便看了一下他的作品,然后就发现了这个网站,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句话说,他的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各种小工具集合,比如:邮件生成,信件生成,博客生成,社媒post生成等等。巧了,我当时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还花大价钱买了一个ai域名(https://www.novatoolkit.ai/),现在估计已经只剩下爬虫在活跃了,为啥人家能靠这个赚钱,咱就没弄起来呢。

研究完之后,觉得活该人家赚钱。

产品体验

landingpage

直接先上手产品吧,首先这家伙的SEO 肯定是没问题的,landingpage 就有很丰富的信息。

  • 1,他集成了巨多的tools, 每一个tool 都有自己单独的页面,
150-tools

而且每一个页面的细节信息都很丰富。

detail
  • 2, 没有博客,但是把alternative 放到了landingpage 上,用户不用手动去货比三家了,看着就行了,跟潘长江比个高,跟陈佩斯比美发,跟奥巴马比说中国话。
alternative
detail-alter

dashboard

用户登录后,他是这么按照大致的分类组织这些tools的: all-tool

还有一个all tools 的展现页面是这样的,感受下他搞得小tools:

all-tool

真是啥都有啊,有些我都觉得:这玩意也有必要弄? 举几个例子:博客title 生成器,cover letter intro 生成器,dating profile 生成器,Shown NN 生成器。就冲人家这持续不断加工具的劲头,能看出是认真做的。

一、冷启动:独立开发者的"闪电战"剧本

说到nichesss.com的冷启动,真的是"独立开发者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创始人Malcolm Tyson,一个人单枪匹马,1个月撸出MVP,直接用Facebook广告测试市场——每花1美元广告费,能回3美元,ROI高得离谱。

但人家没止步于此,后面一套组合拳打得飞起:

  • Reddit种草:自己下场在r/SideProject等副业/创业社区发帖,直接和目标用户互动,顺便收集反馈(比如定价太高,立马改)。
  • Indie Hackers晒收入:透明化运营,月收入3100/3700美元都敢晒,圈粉一大波独立开发者。
  • AppSumo LTD爆发:上线AppSumo,直接来一波$59终身授权,首月10万美元到手,用户量和现金流双丰收。
  • Product Hunt背书:科技圈的"新品发布会",拿下当日第二名,4.7/5高分,行业认可度拉满。

这波操作,堪称"多平台闪电战",每个平台都精准打击不同类型的早期用户,捋一下时间线,咱们好借鉴一下,以后也得这么玩。

关键时间线一览:

阶段活动关键成果
MVP开发1个月撸完Facebook广告ROI 3倍
Reddit种草社区发帖收反馈首批用户+定价优化
Indie Hackers晒收入圈粉独立开发者
AppSumo LTD$59终身授权首月$100K+持续流量
Product Hunt新品发布行业曝光+高分口碑

二、增长:定价、社区、产品、分销全拉满

杀手锏LTD定价+订阅,现金流和用户量双收

nichesss最狠的就是定价策略:$59终身授权(LTD)+月付订阅,直接把AI写作工具的门槛打到地板上。对比下主流竞品动辄几十刀/月,nichesss的LTD简直是"白菜价"。

price

当然,LTD也有坑:有些高级功能要加钱,部分用户会吐槽"不是都终身了吗?"。但整体来看,LTD极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前期现金流直接拉满。

Facebook群组运营,创始人亲自下场,用户粘性爆棚

别看是个小团队,人家社群运营一点不含糊。Facebook群组活跃成员上万,创始人天天下场答疑、收反馈、搞活动,用户粘性直接拉满。AppSumo来的用户也被顺利转化成长期用户。

工具数量"堆到天花板",但也有用户吐槽"太杂太乱"

nichesss的另一个极致就是"工具数量爆炸"——150+甚至200+种AI工具,什么内容生成、广告文案、SEO、商业点子、API、Chrome扩展、图片生成、长文编辑……你能想到的全有。

all-tool

但也有用户吐槽:功能太多,界面有点乱,核心功能还得再打磨。典型的"广度为王,深度待提升"。

联盟营销、内容营销、创始人个人品牌等多渠道打法

  • 联盟营销(Rewardful等平台)拉新,靠KOL和合作伙伴带流量。
  • 创始人Twitter/X活跃,直接和用户互动,个人品牌加持。

三、SEO:用自己的AI工具"喂自己",长尾流量收割机

nichesss的SEO思路很简单粗暴:我有150+工具,每个都做成独立页面,批量覆盖长尾关键词。什么"AI Facebook广告文案生成器""AI写博客引言"……全是低竞争高转化的长尾词。

这就是典型的"内容矩阵+长尾收割",SEO流量占比高达55%,直接流量也有33%,品牌认知度很高。

  • 自己的SEO工具(元描述生成、标题标签生成、SEO点子生成器)全用上,吃自己的狗粮。
  • 他还有自己的一个Chrome扩展,自带SEO分析功能,进一步加深SEO护城河。

竞品对比

alternative
特性nichesssRytrJasper
定价59LTD/59 LTD/19起9/9/29/月$49/月起
工具数量150+30+50+
目标用户预算敏感/小团队内容创作者企业/团队
长文质量一般较好很强
SEO功能
社区活跃Facebook群组社区社区

五、独立开发者/小团队能抄的作业

  1. 精益运营:一个人撸MVP,能用API就别造轮子,成本压到极致。
  2. 低成本验证:小额广告/社群反馈,快速测试市场,别闭门造车。
  3. 平台借力:AppSumo、Product Hunt、Reddit、Indie Hackers,哪里有目标用户就去哪里。
  4. 社群驱动:早期用户拉群,创始人亲自下场,信任感和反馈闭环都拉满。
  5. 定价策略:LTD+订阅,先收现金流再做长期转化。
  6. 快速迭代:用户要啥就加啥,功能先广后深,别一上来就卷极致体验。